佛山新聞網訊 珠江商報記者蘇淑婷 林安迪攝影報道:通過模具打造榫卯結構的龍舟模型、利用機器人手臂演繹傳統龍獅……4月22日,在“匠星傳承,博覽未來”——勞動教育暨職業技能體驗活動中,胡寶星職業技術學校的“明星專業”與順德博物館傳統文化的融合展示,開啟館校共建順德歷史文化教育系列活動的新探索。
近年來,職業技能教育備受重視,技能型人才的廣泛需求,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連接著產業發展與學生就業,職業教育學校正在不斷創新中逐步構建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聚焦智能智造和數字媒體兩大專業群的建設,胡寶星職業技術學校將“臻美·匠星”的核心文化理念融入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并將美學與非遺文化融入專業中,讓技能的學習變得更有溫度、更具內涵。
理念的延伸豐富了職業教育的內涵,但要提高群眾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提升職業學子的自信心,職業教育的成果展示需要更大的平臺。將特色教育品牌成果展示“搬進”博物館,是胡寶星職業技術學校與順德博物館在“館校聯動”上的一次新嘗試。
本次活動以勞動教育為主題,胡寶星職業技術學校將“科創寶星”“多彩寶星”“體驗寶星”“傳承寶星”等特色教育品牌,融合順德區博物館順博講堂、順博工坊、順博研學等公益教育活動品牌,面向公眾推出智能制造、科學微電影制作、陶藝制作、藝術創作、茶藝咖啡等職業體驗活動。
在智能制造專業群展區,機器人專業學生通過機器人編程和數字繪畫的方式,引來了不少觀眾駐足。在科學微電影展區,通過科學微電影現場體驗,不少青少年觀眾親身感受了科學微電影的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激發了他們探索科學世界、體驗媒介技術的好奇心?!懊康揭粋€展位,都是一次對職業教育的重新認識?!弊哌M順德博物館,市民張浩從每一個展位的展示中都感受到了中職學生的活力和創造力。
踐行社會教育和文化傳播職能,順德區博物館自2013年底新館開放以來,先后與轄區內的學校建立“館校合作”關系?!皩⒎沁z元素與職業技能體驗相融合進行展示,這是一次推動新時代順德職業教育及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次有益且有效的嘗試?!表樀聟^博物館副館長董平表示。
將活動成效進一步深化,胡寶星職業技術學校與順德博物館雙方還簽訂了《共建順德歷史文化教育館校合作基地協議書》。在胡寶星職業技術學校校長謝麗看來,活動舉辦不僅使大眾對職業教育有更深的認識,也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有了更深的認同感,實現了自我的賦能,“下階段,我們將計劃在不同的節點,在博物館的支持下,開設不同主題的展示,也希望雙方能在文創的研發上有更多的合作嘗試,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機會?!?/p>
職業教育是聚焦技能技術的教育,是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社會氛圍的重要平臺。作為活動的指導專家,在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姚美康看來,文化的傳承需要做出差異化,要做出特色就要在文化傳承中融入工匠精神,“職業教育教授的就是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教育?!币γ揽迪M?,通過“館校合作”,能為培養具有耐心、恒心、信心的職業學子探索出一個協同育人的新模式。
(編輯:梁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