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要下大雨了?!狈鹕巾樀戮?,何偉華站在魚塘邊,望著陰沉的天空,掏出手機打開“當當魚”APP,按下開關。魚塘里的自動化全托管設備立刻啟動增氧機,接下來將自行判斷氧氣量以及供氧時長,讓人完全不用操心。
這里是珠江三角洲,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造就了肥沃的土壤。水網縱橫的順德,更培育出“百里基塘十里?!?,誕生了千年花鄉和豐饒的農產品。
幾十年前,這里的人們洗腳上田,開啟一種新生活?,F在,他們的二代,選擇重新回到田間,希望為產業提供一種新的可能。他們帶來的新技術、新思維,為家鄉的農作物開辟了更多市場,也讓產業充盈著力量和生機,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這個制造業強區里,將農業與制造緊密相連,加快農業規?;F代化高質量發展。
“左手農業,右手制造?!痹陧樀?,鄉村提供了一個支點,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親近并融入這片土地,讓鄉村振興有了更具體的圖景。
一個個新想法落地:大數據養魚和產品“出圈”
在順德,年輕的“農二代”正為這片土地帶來新的變革。
從父輩手上接過魚塘后,何偉華就沒停止過琢磨,他的目標是讓“數據引導水產養殖”。
作為一個“80后”的順德農業二代,何偉華有一個身份:廣東勤鷺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他的公司,研發了一款“當當魚”水產數據交互應用平臺,能為水產從業者和全國流通商打造更加便利的產品交易與信息交互平臺。
而這一平臺基礎,是2013年何偉華啟動的農業從業者數據。
早在10年前,大數據還處于雛形時,何偉華就與全國2000多個重點涉農企業和地方企事業單位合作,開展農業大數據采集應用服務,嘗試把傳統水產線上銷售平臺向水產信息管理系統轉變。2016年,依托全國農業大數據,何偉華又建立了“中國水產連線”APP,開始從互聯網PC端向手機移動端轉移。
大概沒多少人能想得到,大數據可以養魚,成立不過兩三年的“當當魚”瀏覽量已經超過190萬人次。
農業,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現代農業,正是融起一、二、三產業的原點。當何偉華將大數據引至水產養殖,梁鉅東和何桂華正努力讓各自的農產品品牌“出圈”。
陳村,中國年桔之鄉。仙涌,是陳村最大種植基地之一。
一轉進仙涌村,一個桔田時光的文創基地,擺滿了各類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文創產品:年桔主題的可兒娃娃,留香持久的柑橘調香水,年桔制成的涼果,還有年桔種植“三字經”拓版竹簡,而一旁就是陳村年桔直播間……這些都是梁鉅東帶頭研發的文創產品。
桔場時光的年桔文創產品。
在這個“千年花鄉”,年桔是春節前的引流擔當。以往,人們來到陳村只是為了挑一盤心水年桔。但自從三四年前,梁鉅東帶著年桔協會與陳村鎮政府共同打造“年桔IP”以及各類年桔活動后,這里有了年桔的研學,有了年輕人的身影,也有了更高曝光度的“陳村年桔”品牌。
同樣鏈上電商的,還有“90后”的何桂婷。
作為順德津津食品有限公司的二代,何桂婷創立了“鴻津食品”的牌子,正嘗試給速凍行業打出“順德品牌”。她一手組建的電商團隊,幫助鴻津食品的預制菜“殺”入抖音各類大V直播間,對接劉耕宏的商務,正在排期上“東方甄選”。
在工廠長大的何桂婷從小就會做包子、干蒸。
出乎很多人意料,這個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姑娘,在短短一年間,僅僅在抖音平臺上,就將鴻津食品的銷售額從幾百元提升至幾百萬元,讓低頭抓產品的順德預制菜,在消費者心中有了明確的品牌辨識度。
信息時代下的堅持:“我相信我是對的!”
年輕人的“入局”,給順德農業帶來新的思維和市場,更關鍵的是,這群從小耳濡目染的“農二代”,能更精準抓住農業發展的痛點和需求。
為什么要引入大數據?在何偉華看來,水產養殖魚苗是關鍵,行業前期投入大、風險大,“沒有經驗很容易血本無歸,有經驗的人不一定能科學養殖,而數據能讓圈內人科學養殖,為圈外人降低門檻?!?/p>
因此,無論是早期搭建魚苗交易平臺,還是后期的水產管理系統,何偉華都是希望打破水產交易中的價格不透明痛點,指導農民更科學的選擇魚苗進行養殖。
但這個想法,一開始是受到父親的激烈反對?!皼]有用的,做農業都不上網,哪有農民會上網查水產信息?”一輩子從事水產養殖的父親,堅持相信面對面的人脈才是生意之源,在互聯網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大網”里,是做不好水產生意的。
何偉華理解父親的顧慮,但更相信時代的步伐,“至少目前證明我是對的?!焙蝹トA說。
同樣有這份堅持的還有何桂婷。年輕的她,回到公司不過3年,卻要扭轉老一輩對于市場投入的看法。
成立20多年的鴻冿食品是做魚皮角起家,逐步覆蓋了包點、丸子、干蒸、熱狗等產品,主攻速凍火鍋料市場,如今躋身火鍋料行業的全國6強,并登上2023胡潤中國預制菜生產企業百強榜。
但這個品牌知名度不算高。原來的銷售方式更偏向于批發,回來后的何桂婷則一直抓的是商超和直播的銷售渠道,“總要有個準備,讓企業‘兩條腿走路’?!焙喂疰谜f。
然而,在市場方面的投入,也很快受到質疑。在鴻津食品的創始團隊中,許多老一輩的負責人不能理解,為什么要投那么多錢在一個產出甚微的渠道上,甚至多次有“叫?!钡拇蛩?。但何桂婷并不放棄,一遍遍地列要點,來說服叔伯一輩的高層。
“我堅持我是對的?!痹诤喂疰每磥?,只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未來才有品牌溢價和話語權,而現在的食品行業中,建立品牌就是爭奪藍海。
相比之下,梁鉅東有點不一樣。他的回歸更多來自于情懷,當家里人因為身體原因開始慢慢退出年桔的種植時,他便開始思考:什么是阻礙年桔產業未來發展的因素?“其實就是傳承,因此關鍵是如何吸引年輕人?!绷衡爾|認為。
梁鉅東在修剪年桔。
而做文創,打出一個IP,是梁鉅東選擇的路徑。3年多前,他選擇回到年桔行業。這個決定他沒敢如實告訴父親,“只是說租了一塊地來試驗一下?!钡S后的幾年,他都全身心投入至這個基地,“只要主業一賺到錢,就會投進去,即使到現在都沒盈利?!?/p>
相似的情懷與初心:讓智慧農業留住年輕人
一直以來,農業都被視為“靠天吃飯”的行業。起早貪黑喂魚搞清潔,一年四季風雨無阻護花澆水,讓許多年輕人并不會將農業視為第一就業選擇。
無論是家中產業已做出規模的何桂婷,還是從小在桔田和魚塘邊長大的梁鉅東和何偉華,一開始都沒有考慮?!皩I不匹配”“想出去闖闖看看”“想嘗試另一種生活”……但無論當初的理由是怎樣的不同,如今回歸,他們都有相似的目標——想讓更多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
從做水產交易平臺到開發APP,如今何偉華的“當當魚”APP集納養殖托管、實時行情、產品預售、電商指導以及農技團隊上門等多種功能服務。而依托龐大且優質的農業數據,何偉華多年來堅持開發數據指令模型,目前已擁有38個農業端專利著作權。
何偉華目前已有38個農業端專利著作權。
如今,何偉華正在嘗試讓數據從云端落地,研發智能養殖機器人?!拔覀冏灾餮邪l的自動化全托管設備,包括投料、用藥、增氧、水泵控制,都是根據最優AI算法智能控制設備電源?!焙蝹トA說,目前兩套設備正在測試運行,未來投放市場后將幫助廣大養殖戶只用一部手機,就能實現科學化養殖、自動化管理、精細化喂養、智能化監控。
當然,這一系列的數據化引入,自然是為了讓年輕人養魚更科學更省心。
而梁鉅東做文創,瞄準的就是年輕人。他不僅推出產品,還與政府一起合作開發了年桔研學線路,舉辦活動、走進校園,讓小孩子了解年桔的一生、體驗年桔的種植。此外,他也在規劃將年桔產品和周邊的文旅、民宿結合起來,推出年桔主題路線去增加人們對產業的興趣。
“年桔承托著一種鄉情,一種人們對田園的向往,我們希望把年桔裝點得更時尚,讓更多年輕人喜愛年桔,從而投身到年桔的發展中?!痹诹衡爾|的規劃中,未來他希望利用自己的計算機專業優勢,為年桔開發一套更方便的種植自動化方案,“讓年輕人未來可以打著領帶穿著皮鞋來到桔田?!?/p>
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歸農業,今年電視劇《去到有風的地方》帶火了年輕人鄉村生活的新場景;新綜藝《種地吧》也通過田園治愈了焦慮的都市人。
回歸也是為了興旺,產業是根基。廣東省提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目標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面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在產業發展上,順德一直致力于以品牌促進農產品附加值提高,圍繞漁業、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業三大領域,推動“粵字號”“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的申報、培育、保護和提升。
仍然很年輕的何桂婷,處在快速發展的速凍行業,她還沒有感覺到吸引年輕人才的焦慮,“但未來,預制菜這個行業,一定需要挖掘的是年輕人市場?!?/p>
文/南方日報記者藍志凌 李欣
(編輯:梁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