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禮拜街’要趁早,這樣才會淘到寶!”
獅山街坊們,你們有多久沒去過趁墟了?在剛剛過去的周末(4月8日至9日),獅山這個墟市十分熱鬧,只有禮拜六、日才開攤,俗稱“禮拜街”,所以市民們總是早早前來掃貨,搜尋平靚正的商品。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周末行“禮拜街”。
每逢周末,不少市民前來行“禮拜街”。
旺了30年:禮拜街商品豐富、價格親民
禮拜街凌晨4點左右就有攤主過來卸貨,準備好當天一早要賣的貨物,晚上8時左右才休市。
一大早,服裝檔口已聚集不少市民精心挑選。
來“趁墟”的街坊,起得一個比一個早!周六早上,靠近禮拜街的小塘公園、小塘中心小學等地的停車位早已停滿,10時之后,街上的人流更是越來越多?!拔覀兒芟矚g逛禮拜街,這個習慣在父母那輩就已經開始了,差不多每個周末都來挑選一些衣服、水果、蔬菜。水果是必買的,而且買夠一周的量,吃完下個周末再來!”住在上林苑的市民李阿姨邊挑選衣服邊笑著說。
小攤上擺放著各種食材、藥材。
據街坊們介紹,禮拜街已經開了很久,大約上世紀90年代就存在了。每逢周末,這里會擺上數百個攤位,物美價廉的各類商品在此匯聚,市民們拉著小推車前來掃貨。商販們在這里擺攤賣貨也不拘一格,一輛推車就能成為一個攤位,有的干脆將貨物擺在地上,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自由熱鬧的市井氣息在這里一覽無遺。
記者挑選現炒瓜子。
且不論品質,光是物品的豐富程度,及價格的感人程度就足夠有吸引力。滿目的水果,普遍比超市和門店要便宜,阿克蘇蘋果6元一斤,記者現場品嘗又甜又脆。衣服鞋襪也很便宜,襪子5元一沓,拖鞋5元、10元一雙,幾十元一件的衣褲隨處可以買到。還有不少純手工制作的產品,話梅、檸檬片、烤紅薯、缽仔糕、豆腐花等小吃,市民們可邊吃邊逛。
記者逛街挑選水果。
在禮拜街擺攤十多年的檔主趙立權,4月8日增添售賣水果新品種阿克蘇蘋果,6元一斤,一個上午就賣掉了10多箱?!斑@里的街坊很熱情,只要你的東西好,價格便宜,不怕賣不出去。這么多年過去,禮拜街還是獅山最熱鬧、人氣最旺的墟市?!?/p>
不少花檔的鮮花、盆栽好看又便宜。
二十年見證:搬到哪,旺到哪
經常行禮拜街的街坊就知道,這條街經歷了幾次“變遷”。據悉,約上世紀90年代初,禮拜街就設在思賢路長約五六百米的街巷上。短短幾年后,思賢路已擺放不下越來越多的攤位。
貨品價格親民,街道地面整潔干凈。
2008年左右,禮拜街搬遷到站前路。原本人流不多、空蕩蕩的街道,在禮拜街搬過來后瞬間興旺起來,檔鋪開始逐漸延伸到旁邊的橫巷。后來禮拜街又搬到了教育路以東的站前路、興祥路和西堤國際北面的大馬路,攤位隨處可見,一到周末,車流不斷、人聲鼎沸。
手工制作的頭飾吸人眼球。
獅山鎮市政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避免影響周邊小區市民出入,現在禮拜街統一設置在站前路、教育路、前進路,一個多小時才能逛完這條縱橫交錯的大長街,現在加上了護欄,防止車輛進入,市民逛街更安全?!岸Y拜街這么多年依然很旺,其中一個亮點就是檔主們自主管理。他們選舉出5個檔主代表,負責日常的管理、處理大家遇到的一些問題,團結互助?!?/p>
市民挑選水果。
禮拜街的每一次搬遷都記錄著的城鎮發展的變化。人稱“番薯王子”的檔主梁觀伙,在禮拜街賣了二十多年番薯?!拔以谶@里擺攤20多年了,以前專賣番薯,大家都喜歡叫我‘番薯王子’。這么多年過去,已經從賣番薯的‘王子’,榮升為銷售多種農產品的‘大叔’?!绷河^伙一邊忙一邊開玩笑,20多年過去,“禮拜街”的煙火氣依然很旺,禮拜街去到哪條路,就旺到那條路,還帶起周邊的發展。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好,每到周末,已經長大的子女也會前來幫忙,妥妥的“家族生意”。
梁先生在禮拜街擺攤20多年。
從肇慶慕名而來的蔡女士和先生在禮拜街擺攤賣起了糕點?!斑@是我們第一次在這里擺攤,一大早烤了十多箱的蛋糕都賣完了,來之前真想不到這里人氣這么旺?!辈膛空f,他們以前專門開店賣面包、糕點,因為之前疫情加之成本高,所以來這里嘗試一下,第一次就讓她夫妻二人對未來有所期待。
蔡女士在禮拜街擺攤賣糕點。
除了旺人氣,存在30多年的墟市,也已然成為當地的文化名片,成為了獅山人每星期都來打卡的地方。熱鬧接地氣的墟市也承擔起盤活“地攤經濟”的重要角色,以最低廉的成本釋放出最大的民生經濟活力,活躍地域經濟發展。
文/圖 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 李福云 曾雯
(編輯:梁智鵬)